# 概述
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,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,但是反过来,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,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,就比如说 人
,我们定义 人
这个类,从大体上可以定义:身高、年龄、性别.... 等属性;会吃饭、会交流..... 等方法,但是具体的值 / 实现方法的内容并没有定义,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。
抽象类除了不能实例化对象之外,类的其它功能依然存在,成员变量、成员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方式和普通类一样。
由于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,所以抽象类必须被继承,才能被使用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通常在设计阶段决定要不要设计抽象类。
父类包含了子类集合的常见的方法,但是由于父类本身是抽象的,所以不能使用这些方法。
在 Java 中抽象类表示的是一种继承关系,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,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。
在分析事物时,会发现事物的共性,如果将这些共性抽取出来,那么再具体实现这些方法的时候,就会有这样的情况:方法功能声明相同,但方法功能主体实现不同,这时,将方法声明抽取出,那么这就是一个抽象方法。
例子说明
class America{ | |
int age=18; | |
int height=170; | |
String nationality="Bald eagle`s people"; | |
String FavoriteFood="The rabbit moves bricks"; | |
public viod sayHi(){ | |
System.out.println("He can say hi in bird language.") | |
} | |
} | |
class BlackRace{ | |
int age=20; | |
int height=170; | |
String nationality="African elephant`s people"; | |
public viod sayHi(){ | |
Sysytem.out.print("Hi everyone,I think I'm the third in the world"); | |
} | |
} |
从上面的两个类可以看出,有相同的方法和属性,那么把这些抽取出来
定义人类(抽象类):
abstract class person{ | |
int age; | |
int height; | |
String nationality; | |
public abstract void sayHi();// 这就是抽象方法,由 abstract 修饰 | |
} |
声明抽象方法会造成以下两个结果:
- 如果一个类包含抽象方法,那么该类必须是抽象类。
- 任何子类必须重写父类的抽象方法,或者声明自身为抽象类(即抽象类继承抽象类)。
# 定义格式
- 抽象类的定义格式:abstract class 类名 {}
- 抽象方法定义:public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(参数);
# 抽象类总结
- 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(初学者很容易犯的错),如果被实例化,就会报错,编译无法通过。只有抽象类的非抽象子类可以创建对象。
-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都需要被 abstract 修饰,抽象类中不一定包含抽象方法,但是有抽象方法的类必定是抽象类。
-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只是声明,不包含方法体,就是不给出方法的具体实现也就是方法的具体功能。
- 构造方法,类方法(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)不能声明为抽象方法。下列关键字也不能和 abstract 共存
- private:私有的方法子类是无法继承到的,也不存在覆盖,如果 abstract 和 private 一起使用修饰方法, abstract 既要子类去实现这个方法,而 private 修饰子类根本无法得到父类这个方法,互相矛盾
- final:final 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,而抽象类一定是父类
- static:static 修饰的表示静态的,不能被修改的,但可以直接被类所调用,而 abstract 修饰的是抽象的,即没有方法实体,也不能直接被调用
- 抽象类的子类必须给出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具体实现,除非该子类也是抽象类。
- 只有实现了父抽象类中所有的抽象方法主体后,其子类才可以创建对象,否则该子类还是一个抽象类。